近幾年膨化的城商行異地擴張即將受限,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昨(27日)透露,銀監會正在就城商行設立異地分支機構擬定新的評估政策,目前各城商行在進行自我評估,6月底或出階段性數據,而后還將進行復評和抽評,最早8月底或有結果。
銀監會監管二部主任肖遠企此前提出的指導性意見,目前147家城商行將按照實力和影響力被分成5類進行監管,其中只有少數實力強的銀行才具備異地擴張的資格。有城商行人士表示,新規出臺之前,異地新設分支行基本沒有可能,近期新開的異地分支行應該是去年就已拿到批文,可以說是趕上了“末班車”。
城商行自評8月揭曉
根據銀監會公開數據顯示,目前國內147家城商行在異地(包括省內和跨省)設立分行的數量接近300家,僅2010年一年,就有62家城商行跨區域設立103家異地分支行。2010年全國城商行的資產增速接近40%,是同期銀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與此同時,城商行的資產負債增速亦接近4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擴張之快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特別是去年以來部分城商行屢爆金融大案,令監管部門痛下決心對城商行出手整頓。
據悉,今年兩會以后,銀監會已要求各地派出機構對異地城商行新設分支機構的申請暫緩審批,并著手研究新的評估政策,具體的分類、體系和指標還在銀監會內部協商,其中監管評級或成為關鍵。閻慶民表示,6月底前各城商行將完成自評工作,之后再進行復評和抽評,最早8月底前會有結果,而現行的《城市商業銀行異地分支機構管理辦法》或將重新修訂。
城商行快速擴張夢已終結
無論結果如何,對大部分城商行來說,赴異地設點并快速做大資產規模的大門已然關閉。銀監會監管二部主任肖遠企在今年4月召開的全國城商行發展論壇第十一次大會上對城商行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少數實力強的銀行應進一步做大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有影響的銀行,部分有實力的銀行發展成為區域性銀行,實力一般的銀行發展成為專門為社區服務的小銀行,還有一部分銀行可以發展成為提供某類專業特色產品服務的銀行。“最后一類銀行,就該按照市場機制逐漸退出,或積極尋求被收購兼并。”肖遠企表示。
東方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金麟表示,未來只有少數實力強的城商行才有資格繼續異地擴張,而大量中小型城商行已失去快速在異地設點的機會,這些城商行應該立即摒棄盲目追求規模、忽視經營風險的弊端,重新立足本地市場,將發展戰略調整到為本地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上。
城商行A股IPO亦受限
除了異地擴張受限,城商行A股IPO的計劃似乎也遙遙無期。江西某城商行近日表示,若在A股IPO不能獲準,該行將考慮赴境外上市;另一家位于華南地區的農商行也準備了兩套方案,一旦A股上市生變,或將啟動B方案赴港IPO。
自2008年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登陸A股市場以來,包括江蘇銀行、大連銀行、東莞銀行、重慶銀行、上海銀行、杭州銀行等數10家城商行均曾公開聲稱將在A股申請IPO。然而隨著銀行業監管日趨嚴格,2年以來這些城商行的IPO計劃遲遲不見進展,而遠走香港的重慶農商行去年底已成功登陸H股,這讓眾多扎堆A股的城商行羨慕不已。
某城商行人士表示,赴境外上市更多的是無奈之舉,已經等的太久,而前面排隊的銀行有幾十家,相比A股,城商行、農商行在H股IPO的競爭則稍微要少一些,H股上市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